中国工业摄影协会 代表机构工作站更名的通知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 关于会费收取标准调整的通知 会员入会条件 会员发帖须知
影 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影 讯

用镜头定格鲜明的个体符号

生产劳动、结婚生育、生命健康,这些和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也是时代变迁中重要的社会议题。在发展的洪流中,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生产力,在宏大叙事中将张力拉满,找到其中鲜明的个体符号,始终是我的表达方式。我于1987年毕业,被分配到辽河油田,成为采油厂学校的一名老师。1993年,我成为《辽河石油报》的摄影记者。自此,开启了超过30年的新闻纪实摄影之路。源于和石油工业发展的缘分,在深入探访石油工人的生产劳动中,让我看到



生产劳动、结婚生育、生命健康,这些和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也是时代变迁中重要的社会议题。在发展的洪流中,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生产力,在宏大叙事中将张力拉满,找到其中鲜明的个体符号,始终是我的表达方式。

我于1987年毕业,被分配到辽河油田,成为采油厂学校的一名老师。1993年,我成为《辽河石油报》的摄影记者。自此,开启了超过30年的新闻纪实摄影之路。

源于和石油工业发展的缘分,在深入探访石油工人的生产劳动中,让我看到了轰轰烈烈仅是表象,更加鲜明的是一张张面孔,他们才是时代精神的具象化。因而,用镜头捕捉这些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个体便成为我一以贯之的职业追求,即始终聚焦于“人”这一核心元素。

随着视野的开拓,我从工业化时代的入口,走进生产劳动和人口发展领域,更进入到了一个个家庭,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活与事件。这些鲜明的表达,攒出了一股拔节向上的劲头。

我记录了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建设等背景下,个体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我持续关注中国家庭的发展脉络,深入探索生育政策、流动人口等社会热点,形成了一份涵盖广泛地域、跨越漫长时间的人口发展影像档案。

在医学领域,我记录了医学大家的智慧,也捕捉了普通医护人员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英勇与无私。这些不仅反映了医学的发展,更彰显了他们在医学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我通过为家庭塑像,记录下家庭成员的生活和情感史,展现了家庭的时代风貌,也记录下了家庭面对灾难时的不屈与坚韧,以及他们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希望。

作为一名行业系统的摄影师,我始终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我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的步伐和疾病防治体系的完善,同时也关注那些不为公众所了解但侵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摄影于我,不仅是记录,更是表达,是让那些带着生命律动的影像,淬火成钢,嵌进历史的长河——见证时代的变迁,见证生生不息的力量。


潘松刚 
 —— 2024年8月于北京






单幅摄影作品——

《钻台协奏曲》

2004年5月3日傍晚,辽宁盘锦。辽河油田32468钻井队的石油工人在钻台开钻。 


《大漠找油人》

1995年5月28日,露营在沙漠中的辽河油田物探队员。这个公司180名队员,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踏过浮土地,闯过胡杨林,挺进大沙漠,完成了二维地震测线近1万公里。


《有奖销售》

1994年7月14日上午,辽宁盘锦银河商厦举办轻工产品、生活用品有奖销售活动。大喇叭滚动播放活动奖项,并称11点左右有直升飞机在空中抛洒纪念品,近万市民被吸引购物、看热闹等。


《招工市场》

1995年10月,中石油辽河油田职工待业子女首次实行市场化就业,被认为是好单位的招工摊位前挤满了找工作的人。当年,1090名待业子女被录用上岗。


《汽车大奖》

1998年10月1日,辽宁省盘锦市体委在兴隆区海湾商城门前广场举办中国体育彩票有奖销售,彩票销售400万,其中50%用于奖金返还,大奖是桑塔纳轿车。


《青藏路魂》

2002年4月,海拔4600米的青藏铁路三岔河大桥工地上的筑路工人。目前世界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青藏铁路,全长1118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有965公里,其中多年冻土地段长达550多公里。


《生理问题》

2003年10月14日 , 在首都机场T3建筑工地“悄悄话室”,医生在解答农民工有关“性”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走进解答生理与心理问题的 “悄悄话室”还是件新鲜事。


《非典课堂》

2003年5月29日,北京市西城区裕中小学教室内,老师为余玄上课。4 月 24 日,北京宣布全市中小学停课,以防止交叉传染。余玄因家境贫困,无法在家中收看空中课堂,学校就每天派人把她接到学校单独上课。


《托举生命》

2008年5月15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坐落在深山矿区的受伤人员,被“5.12”汶川抗震救灾的解放军送往18公里外的救助中心。


《大爱无声》

2020年3月16日,武汉儿童医院隔离病区,临时妈妈(内科护师)赵佩正在呵护患儿。武汉儿童医院50多人组成的新生儿医护团队在这里奋战了两个多月,治愈新生儿患者50多个,最小的刚出生17天。

专题摄影作品之①——


《“5·12”汶川震后再生育影像档案》(选登)


2018年4月24日8点45分,北川中学董强老师42岁的妻子吴清芳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完成剖腹产,生下了一个6.8斤的女儿。对于董强来说,这个孩子的降临是给这个家庭最好的礼物。据统计,这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北川第1000个再生育家庭。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造成的有子女伤亡的家庭近8000个。人员伤亡所关联家庭的重建及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是地震后重建的关键。为了帮助“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四川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对灾后再生育对象实行全程服务,通过一站式服务、一卡通运行、一对一联系、一月一随访、一家一档案,以满足再生育服务对象的需求……再生育家庭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至2019年,四川省已有3542个孩子因“爱”重生。这组对比照片便是选自于其中15个家庭因“爱”重生的部分影像档案。

王晓琴

左图:2009年12月4日上午,北川县曲山镇回龙社区37岁的王晓琴在绵阳市404医院妇产 科待产。在“5·12”大地震中,她10岁的女儿在曲山小学遇难。 

右图:2009年12月4日下午,王晓琴剖腹产生下一女婴 。 


杜雪梅

左图:2009年4月4日,绵阳市安县秀水镇群益村临时住所,计生工作人员正在为杜雪梅拍照片,31岁的她再次怀孕8个月。“5·12”大地震中,她10岁的女儿在秀水镇汉昌小学 遇难。 

右图:2015 年 1 月 29 日晚,杜雪梅一家三口在北川新城区家中。 


吕彩琼

左图:2009年4月3日,北川县擂鼓镇擂鼓村的板房区,36岁的吕彩琼再次怀孕5个月。“5·12” 大地震中,她 14 岁的女儿在北川中学遇难。 

右图:2015年1月29日,北川新城区吕彩琼的新居,她6岁的儿子对着摄影师的镜头做鬼脸。


张素华

左图:2009年4月4日,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莲花村,张素华与丈夫合影。39岁的张素华再 次怀孕7个月(双胞胎)。“5·12”大地震发生中,他们13岁的儿子在游仙魏城小学遇难。 

右图:2011年8月8日,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莲花村,张素华与丈夫带着2岁多的龙凤胎子女在临 时的家中合影。


王福珍

左图:2009年12月4日,北川计生服务站,33岁的王福珍已再次怀孕8个月。“5·12”大 地震发生中,她8岁的儿子在北川曲山小学遇难。 

右图:2011年8月9日,北川计生服务站,1岁的女儿亲吻着王福珍。


刘文竹

左图:2009年4月30日,北川擂鼓镇银锭村,31岁的刘文竹再次怀孕7个月。在“5·12” 大地震中,她8岁的女儿遇难。 

右图:2011年8月8日,北川擂鼓镇,刘文竹和3岁的女儿在一起。 


陈继兰

左图:2009年4月3日,北川擂鼓镇胜利村3组,39岁的陈继兰再次怀孕4个月。“5·12” 大地震中,她12岁的女儿、16岁的儿子遇难。 

右图:2015年1月29日,北川县擂鼓镇。陈继兰抱着6岁的儿子在家中。 


何英

左图:2009年4 月3日,北川县擂鼓镇计生服务站,33岁的何英再次怀孕5个月。“5·12”大地震中,她8岁的儿子在曲山小学遇难。 

右图:2011年8月8日,北川擂鼓镇,何英和3岁的儿子在一起。 


田运凤

左图:2009年2月21日,四川德阳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39岁的田运凤再次怀孕5个月, 由于她的家族有智障病史,什邡人口计生局将她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她的第一个儿子是一 家人的骄傲,成绩优秀,又是学生干部,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但不幸在地震中遇难。 

右图:2011年8月5日,田运凤家依旧住在板房内,她没有外出务工,只是在家照看1岁多的女儿。 


蒋雪兰

左图:2009年3月21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乡莲月村,35岁的蒋雪兰再次怀孕9个月, 她14岁的儿子在向峨乡中学读书,地震中遇难。 

右图:2009年12月3日,我再次见到蒋雪兰时,她正抱着出生9个月的女儿逛街。 


肖芳玉

左图:2009年3月21日 , 都江堰市向峨乡石碑村,36岁的妇女主任肖芳玉拿着女儿的遗像。她14岁的女儿在大地震中遇难。 

右图:2011年8月4日 , 肖芳玉一家在105平方米的家中合影。震后她曾两次流产,2010 年9月13日,她剖宫产生下儿子。


尚林

左图:2009年3月21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向峨乡茶坊村37岁的尚林再次怀孕 已经足月待产,她14岁的儿子在向峨乡小学读书,地震中遇难。 

右图:2009年4月26日,尚林坐在家门前哄着刚出生35天的女儿。


范孝容

左图:2009年4月30日,北川擂鼓镇麻柳湾村,37岁的范孝蓉已再次怀孕7个月。她身后是“5·12”大地震导致的山体滑坡留下的痕迹。在大地震中,她15岁的独生儿子在北川中学遇难。 

右图:2015年1月29日,北川擂鼓镇麻柳湾村,范孝容和满6岁的儿子博文。 


荣秀华 舒琴 张君华

左图:2009年3月21日,都江堰市向峨乡茶坊村临时救灾房前,荣秀华(图右),37 岁,怀孕7个月;舒琴(图中),34 岁,怀孕7个月;张君华(图左),38岁,怀孕8个月。“5·12”大地震中,她们分别失去了11岁的女儿、13岁的儿子和14岁的儿子。 

右图:2011年8月4日,都江堰市向峨乡茶房社区,舒琴(图左)、荣秀华(图中)、张君华(图右)抱着各自的孩子合影。如今她们都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


熊万英

左图:2009年4月5日,北川县漩坪镇敏溪村板房区,40岁的熊万英再次怀孕5个月(双胞胎)。“5·12”大地震发生中,她17岁的儿子在北川中学遇难。 

右图:2018年4月23日,北川县安昌镇,熊万英看着双胞胎儿子扳手腕。熊万英家住漩坪乡敏溪村1组,震后新建农村住房,双胞胎在安昌幸福小学读书,现在安昌镇租房住,她平时在镇上打 了一份工,月工资1500元左右;丈夫在江苏打工,月收入四五千元。


专题摄影作品之②——


《大医丰碑影像档案》选登

70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力量之变,是一个国家带领近14亿中国人,不断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写照。

在这70年间,我们筑牢了传染病防控的巨网,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网实现了全覆盖。这些让世界惊叹的飞跃,源于党和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源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也源于这样一群人的无私奉献——他们,就是从医70载的医学大家,医界丰碑。

一群人影响一代人,一代人影响后世人。他们以人民之名,点亮了患者的生命之灯;他们以国家之名,唱响了护佑生命的大爱行歌。正是这些闪亮的名字照亮了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之路。


夏德昭 101岁(2019年6月11日 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首任主任兼针灸室主任

老人于2021年5月20日16时28分在沈阳逝世 享年104岁


——夏德昭,著名眼科专家。这位百岁老人从医78年,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他所有的执着和坚守,都只为让患者保有一份光明。从沙眼到角膜移植,再到“两种视力”说,他在医学探索的道路上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李桓英 98岁(2019年4月28日 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院 研究员

老人于2022年1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101岁


——李桓英是世界著名的麻风病防治专家。98岁依然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进。29岁时,李桓英被推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39岁时,心系祖国的她拒绝优渥的续约邀请,毅然回到祖国,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中。


陈延昌 92岁(2019年6月27日摄)

湖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陈延昌,坚持每周出诊4天,从不轻易缺席。患者需求至上是他从医73年从未改变的初心。1956年,做内科医生的陈延昌响应国家号召,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从此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求索之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陈延昌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硕果累累。他将苦心研究的药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并公开发表,与广大医务人员共享经验。


屠规益 91岁(2019年9月27日 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原副院长

老人于2022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94岁


——屠规益是我国著名的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常说“不仅要让病人活着,还要让病人活得好”。他探索并推广肿瘤治疗多学科合作,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他创办“食管发声训练班”,并坚持推广“无喉患者食管发声法”三十余年,让全喉切除术后患者重获“新声”。


夏恩兰 87岁(2019年7月24日 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宫腔镜中心主任医师


——87岁的夏恩兰每周都会准时出诊,而且从不限号,直到看完最后一位患者她才会离开。夏恩兰致力于宫腔镜技术的引入和推广,守护女性健康、造福广大患者。她常说:“这是祖国对我的要求,我一定要把妇产科这个专业做到底。”


黄爱廉(2019年6月5日 摄)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校长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兼护理部主任

著名临床护理专家

老人于2021年9月15日9时49分在广州逝世 享年106岁


——黄爱廉毕生致力于护理教育,先后创办四所护士学校辛勤耕耘数十载,经她培养的师资和护理人员达4000余人。105岁高龄的黄爱廉仍惦念着护理教育的发展,捐赠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激励致力于护理事业的贫困优秀学子,帮助在职护士完成学历提升。


汤钊猷 89岁(2019年5月8日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汤钊猷,国际著名肿瘤学家。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转移。1978年,他首次出席国际癌症大会,在我国肝癌研究不被重视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发言,研究成果吸引国际瞩目;他最早系统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被国际称为“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


钱元福 91岁(2019年4月22日 摄)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结核病专家咨询组原组长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结核病专家


——“爱国是我第一奋斗目标”,这是我国结核病专家,钱元福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钱元福长期致力于结核病防治工作,推广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结核病治疗方案。他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结核病专家咨询组组长,将我国的有效经验推广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李济仁 88岁(2018年11月22日 摄)

国医大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主任医师

皖南医学院 终身教授 博士后合作导师

老人于2021年3月11日在安徽芜湖逝世 享年91岁


——李济仁继承了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的治痹思想,首创“寒热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活动期的“热痹”,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寒性疗法,代表方剂为清络饮;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缓解期的“寒痹”,采用补益肝肾、温阳益气的热性疗法,代表方剂为温络饮;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后期病情复杂、病势迁延的患者,则采用固本培元,随证治之。


路志正 (2021年6月17日 摄)

国医大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创始人 终身名誉主任委员

老人于2023年1月20日13时58分于北京逝世 享年103岁


——路志正幼承家学,博古通今,从医八十载,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系统学术思想,发展湿病理论,从脾胃论治胸痹,发明燥痹,强调心身同调。主持和指导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荣获国家级奖励20余项。从事临床教研而不辍,推动中医药事业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潘松刚:1967年生于辽宁盘锦,中共党员,《健康报》社视听采访部副主任,主任记者职称。


现任职务: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

《健康报》视听采访部副主任兼全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


曾任职务:

1993年8月~2000年3月 《辽河石油报》社摄影记者

2000年3月~2024年1月 《中国人口报》社摄影记者、记者部部副主任

2024年1月至今 《健康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视听采访部副主任


专业简历:

自1993年8月,从事新闻纪实摄影工作迄今 从业31年来,始终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脚步和坚守书写初心和使命。

曾拍摄和长期深耕的主要题材有:1993-2000年,深度记录辽河油田;2000年起,长期深耕我国人口计生、医疗健康、公共卫生领域里的人文生态、发展进步和改革成就等;2003年,走进非典期间的SARS病房,拍摄医务工作者生死拼搏挽救生命的身影;2008年,第一时间奔赴“5·12”汶川地震灾区,足迹遍及灾情最严重的北川、安县、都江堰等地。曾冒着山体坍方等危险,步行60里山路,记录“山区村官”转移群众的事迹等;2019年,跟踪80位汶川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拍摄,完成《中国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影像记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从2月9日奔赴湖北武汉、襄樊,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内蒙古满洲里等地,走进定点医院ICU病房、方舱医院等,历时139天,用相机记录战“疫”的珍贵影像……


曾获奖项:

2002年,西部大开发摄影作品《青藏高原上的恰丁布吉来责》获中国文联、国家人口计生委等7部委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

2002年,摄影作品《脸谱——高原人》获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奖;

2003年,摄影作品《工作在SARS病区的护士》获中宣部全国新闻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作品奖。

2005年,摄影作品《蒋雯丽曼谷“红灯区”派发安全套》获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银奖;

2009年,摄影作品《中国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获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新闻人物类组照金奖;

2019年,摄影作品《高原鼠疫监测人——海拔4300米的责任与坚守》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21年,摄影作品《临时妈妈》入展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并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

2021年,摄影作品《重症八仙》被湖北省博物馆收藏;

2021年,摄影作品《乡村医生》入展“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并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收藏等。


曾获荣誉:

2008年,个人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20年,个人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0年,个人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抗疫优秀摄影记者” ;

2020年,个人获中国行业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抗疫行业新闻摄影致敬奖”。

发布:2024-08-23        浏览:1627 次
copyright(c)中国工业摄影网    辽公网安备 21010602000313号   辽ICP备2021001119号-1    技术支持:逐日科技   
返回顶部